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休闲
  • 焦点
  • 娱乐
  • 探索
  • 综合
  • 热点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尚 > 傣药竹叶兰研究进展(一)

    傣药竹叶兰研究进展(一)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8-10 10:33:56 来源:桑榆暮景网 作者:综合

    竹叶兰作为傣医常用傣药之一,傣药具有抗肿瘤、竹叶展抗氧化、兰研抗菌等广泛药理作用,究进临床主要用于解毒、傣药治疗肝肾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等。竹叶展文章综述了竹叶兰的兰研生药学研究、化学成分、究进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傣药研究进展,以期为竹叶兰的竹叶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。

    竹叶兰(Arundina graminifolia Hochr.)是兰研兰科(Orchidaceae)竹叶兰属(arundina)植物,别名百样解。究进为多年生草本,傣药分布于广西、竹叶展云南、兰研贵州等地区,是傣族人民常用解毒药。味苦、微麻,性凉,在傣族传统医药理论体系中,入风、火、水、土塔,药用部位为全草、球茎,具有调平“四塔”,清火解毒,利水退黄的作用,可用于中毒及癫痫发作后引起的的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、头昏目眩、周身酸软无力;胆汁病出现的黄疸;感冒;六淋证出现的尿频、尿急、尿痛、脓尿、血尿、白尿、水肿病等。为对竹叶兰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,笔者对竹叶兰的生药学特征、化学成分、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。

    1 生药学特征

    竹叶兰植物形态为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1~1.5m,叶瓦生,花白色或粉红色(图1A)。其药材(图1B)地下球茎呈串珠状,环节明显,须根簇生,根茎头部残留纤维状叶鞘;茎扁圆柱形,浅黄色,节明显,有纵皱纹。李文军等研究发现,其全草粉末呈灰黄色,无味。球茎横切面的表皮细胞外有鳞叶细胞,其细胞壁链珠状增厚,石细胞众多,薄壁细胞中有众多草酸钙簇晶。

    图1

    2 化学成分

    目前,研究人员从竹叶兰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按结构类型主要分为茋类、黄酮类、酯类、苯丙素类等。

    2.1 茋类化合物

    从竹叶兰中分离到的茋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以下四类,并将其结构示意图整理至表1:(1)9,10-二氢菲类,如Orchinol、shancidin、coelonin、blestriarene A等;(2)菲醌类,如densiflorol B、ephemeranth-quinone及Arundiquinone;(3)联苄类,如arundinan、Arundinanin及5,12-dihydroxy-3-methoxybibenzyl-6-carboxylic acid、等;(4)二苯乙烯类,如grami-stilbenoid A、dihydropinosylvin及gramniphenols H等。

    表1表1续1表1续2表1续3

    声明:本文所用图片、文字来源《中国民族民间医药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与本网联系删除。

    相关链接:竹叶兰,草酸钙,苯丙素,二苯乙烯

    • 上一篇:9月5日3D玻璃板块涨幅达3%,行业资讯
    • 下一篇:探访南京新婚辅导室:有人笑着离开,有人领完证大哭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汉阴启动20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668户
      • 俄军向乌克兰机器人投降时,人类战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丨军事
      • 聚焦社会治理,十四届全国政协召开第六次专题协商会丨时政周报
      •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
      • 复旦博士回泉当新农民 想成为科技特派员帮他人
      • 重庆郊区的菜农,坐着地铁去卖菜
      • 绽放全球!10月18日!第41届佛山陶博会隆重开幕!
      •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
      • 《波斯王子:时之沙》重制版将于2026年3月前发售
      • 绽放全球!10月18日!第41届佛山陶博会隆重开幕!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酒店内一男子因患病割腕自杀 民警紧急救助
      •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
      •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
      • 俄军向乌克兰机器人投降时,人类战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丨军事
      • 2021年东北地区大豆春播技术指导意见
      •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
      • 俄军向乌克兰机器人投降时,人类战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丨军事
      • 6部门印发意见推动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
      • 9月5日3D玻璃板块涨幅达3%,行业资讯
      •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傣药竹叶兰研究进展(一),桑榆暮景网   sitemap